關于這個問題,我想結合自己這段時間的從業(yè)經(jīng)歷說一下。
首先,凈水器是一種商品,且是耐用品,根據(jù)BASS模型和產品周期理論,任何一款耐用消費品都有可能經(jīng)歷四個階段即:進入期、成長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。
模型中的系數(shù)P和Q,分別表示外部和內部的影響。我們可以將凈水器用戶的增長速度認為主要受兩種因素的影響:一是宣傳、推廣、大眾傳媒等外部影響即P;二是口頭交流,即已使用者對未使用者的宣傳等內部影響即Q。
P值是表示初期凈水用戶發(fā)展的速度,具體值在0.00-1.00之間,該數(shù)值越接近于1表示創(chuàng)新者接受凈水器的速度越快;Q值是表示產品擴散速度的參數(shù),即表示跟隨者在使用凈水器的持續(xù)程度,它的具體值也在0.00-1.00之間,該數(shù)值越接近于1表示凈水器在潛在用戶群中的擴散越快。
下面,我們可以通過現(xiàn)實情況分析P和Q的變化趨勢。
凈水器在90年代開始進入我國,一直到本世紀初期,這十來年的時間一直算是處于進入期,一是廠家宣傳較少,老百姓飲水健康意識較差;二是人均收入不高,試想一個月薪只有一兩千元的普通白領(當時北京工薪都不高,更不用說其他地區(qū)),可能花費幾千元(需要幾月的工資)買個凈水器嗎?
而2000年以后,尤其是2005年以后,個人筆記本電腦開始快速普及,網(wǎng)絡傳播效應逐漸顯現(xiàn),一方面不斷有水污染安全事故爆出,另一方面人們對凈水器開始有了初步了解,居民收入也如房價一樣快速上漲(當然是沒有房價長得快),市場才逐漸打開。
而在2010年以后,80后消費群體逐漸進入工作家庭穩(wěn)定階段,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,對新事物接受較快,對健康也更加重視,尤其對自家孩子(從買進口奶粉等可以看出);同時,各種凈水品牌的大量進入,行業(yè)內競爭加劇,技術趨于同質化,成本相應降低,價格也有大幅下降(尤其國產品牌),這樣,人們對凈水器產品的接受度自然越來越高。
另外,再加上目前各種新媒體傳播效應,P(創(chuàng)新者)和Q(跟隨者)才趨向于增多,凈水器才有了這幾年的高速增長,雖然增長率很高,但整體市場規(guī)模相對于其它類型家電類產品還是較小?;蛟S,下一步凈水器市場的藍海就是廣闊的農村市場。